全国威客凤凰楼_品凤楼论坛官网登录入口_一品楼论坛首页_一品阁论坛网站

您现在所在位置: 首页 > 健康科普 > 健康知识
健康知识
科学防治慢乙肝,社会共治助健康——第15个世界肝炎日健康科普
发布时间:2025-07-28 来源:

每年的7月28日是“世界肝炎日”。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“社会共治消除肝炎”。慢性乙型肝炎(简称“慢乙肝”) 在我国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。为了让大家科学认识慢乙肝,避免常见误区,更好地预防和治疗,下面为您详细解答。



误区一
转氨酶正常就不用治?

很多人认为,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只要转氨酶(ALT)正常,就不需要治疗。其实,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。

转氨酶是肝脏受损的一个重要信号,但并不是唯一标准。少数感染者没有明显的肝脏炎症,但是病毒长期在体内复制仍然是导致肝脏炎症、纤维化、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关键因素。研究显示,即使转氨酶正常,部分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脏内已然存在炎症或纤维化等问题。最新医学指南建议,血清乙肝病毒DNA阳性者,即使转氨酶正常,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,建议抗病毒治疗:

  • 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;
  • 年龄超过30岁;
  • 检查发现肝脏已有明显炎症或纤维化;
  • 出现乙肝病毒相关的肝外表现(如肾脏损伤)。

因此,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应定期检查乙肝病毒DNA、血常规、肝功能、肝脏超声、肝脏瞬时弹性等,综合评估病情,不能只看转氨酶。



误区二
抗病毒药副作用大,能不吃就不吃?

有些患者担心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,宁愿拖着不治。实际上,现代的抗乙肝病毒药物疗效明确,安全性也大大提高。虽然在极少数患者中,干扰素类药物引起肌痛、发热、乏力、白细胞/血小板减少,核苷(酸)类似物可能会影响肾功能、骨密度或脂质代谢,但大多数副作用是可控的、可逆的,医生会密切监测,及时调整用药。

与乙肝病毒可能带来的肝硬化、肝癌等严重后果相比,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益处远大于潜在风险。不要因为害怕副作用而耽误治疗,应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积极、科学治疗。



误区三
肝纤维化就“没救”了?

不少人误认为“肝纤维化不能逆转,等于判了死刑”,这是不对的。肝纤维化是肝脏应对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,近年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已经证明,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和健康管理可以减缓、甚至逆转肝纤维化进程。即使到了肝硬化甚至失代偿阶段,经过积极治疗,也有部分患者可以实现“再代偿”,病情明显好转。因此,一旦被诊断为肝纤维化,千万不要失去信心,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保持良好心态,科学管理疾病。



温馨提示

慢乙肝不是绝症,但需要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并长期规范管理。建议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做到:

  • 定期体检,关注肝功能和病毒指标;
  • 坚持科学治疗,按医嘱服药;
  •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酒;
  • 不信谣、不传谣,有问题及时咨询专业医生。

消除肝炎,需要你我共同努力!社会共治、科学防治,慢乙肝完全可以管得好、控得住。祝大家健康每一天!

(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工作委员会供稿,作者: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(北京)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王琦)

分享到??
中华预防医学会

每日更新 | 网站地图

联系我们: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????版权所有 中华预防医学会????备案号:京ICP备13001313-1号
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47号楼雍贵中心A座8层????电子邮箱:cpma@cpma.org.cn ????邮政编码:100062